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中国学生弃北大追哈佛,而日韩学生却偏爱本土名校?| 思访谈

2017-07-12 小萌 顶思

连接改变教育

上海是2017届亚洲领导力学徒游在整个亚洲行程中的第三站,小思有幸陪同了12位分别来自哈佛大学、MIT、弗莱切法律和外交学院的青年领袖走访上海与杭州的知名企业和学校,并与亚洲领导力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兼国际事务总监John Lim,就北美与亚洲的国际教育差异化上,共同探讨领导力技能的培养和发展趋势。 



亚洲领导力中心(Asia Leadership Institute)是由哈佛亚洲中心的研究员创建,致力于通过国际暑期课程与亚洲领袖之旅等项目,搭建亚洲青年精英与世界交流的平台,拓宽亚洲青年的国际视野,推动亚洲青年积极参与公共领导、教育和创新活动。


亚洲领导力学徒游(Asia Leadership Trek)是亚洲领导力中心其中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带领来自美国名校的国际青年学者团队,以亚洲的数个城市作为目的地,以公共领导力及发展策略作为着力点,考察亚洲重要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亚洲领导力计划的团队将在所到访国家举办精英系列讲座,与当地政府要员、企业高层和社会精英分享交流领导力经验。



上个月,小思跟随2017届的亚洲领导力学徒游的队伍,走访了纽约Anomaly上海办公室、上海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国耐克公司上海代表处、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总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杭州仁和外国语学校等,并同这12位分别来自哈佛大学、弗莱切法律和外交学院、MIT的青年领袖进行了关于领导力在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的交流。


此次上海之行是亚洲领导力学徒游在整个亚洲行程中的第三站,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走访了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香港。在上海度过短暂的4天后,他们将访问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和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


小思在和这12位外国青年学者们聊天中得知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但他们对于上海这个城市却一点儿也不陌生,不是因为互联网给到的信息量,而是因为他们都有朋友或者家人曾经或此刻就在上海学习和工作。小思不禁要感叹和骄傲一下,上海不愧是国际化的大都市!



小思了解到亚洲领导力项目实际上包含很多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还有教育。小思特地采访了亚洲领导力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兼国际事务总监John Lim,探讨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和方向。



John Lim


亚洲领导力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兼国际事务总监。曾就职于国际危机组织及加拿大驻韩国大使馆。他对在亚洲大环境下的关于领导力、教育和创业方面的课题非常有经验。目前在撰写书籍,关于亚洲的教育分析,探讨21世纪下应具备的技能及有关创新公众领导力等课题。



以下为采访实录:

(Q=顶思,A=John Lim)


Q:站在亚洲领导力中心的角度,您对亚洲的教育情况可能会有个比较综观的了解。您能看看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比如与韩国、印度、新加坡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吗?


A: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观察这件事。


这三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非常不同,所以很难比较,中国内部就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非要说哪一国稍胜一筹的话,那新加坡的整体教育水平最高,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新加坡学校都是顶尖学校——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它的人口是最少的。


不过我发现,这几个国家还是越来越趋向一种共识,那就是:都在向着素质教育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应试教育


最高效区分学生的方法就是通过考试成绩,这导致真正实现因人施教,其实十分具有挑战性;但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许多学校都在向着这方面努力。


Q:有时候,从各种征兆和变化看来,似乎世界各国,包括亚洲,都在不同程度寻求教育改革,比如美国派遣诸多老师前往芬兰,英国反思自己的“素质教育”,并引进中国数学教材,日本用IB课程代替“高考”,中国同样在寻求中外课程的融合,强调人的综合素质。不知道从您的视角,是否看到更多类似的情况?


A:其实我并没有听闻过关于教育改革的传闻。我曾经去过很多新加坡和韩国的学校。韩国的教育系统总的来说很不错,但他们并没有使用“国际系统”,都只是使用韩国传统系统。


我不知道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如果同时拿到比如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会怎么选?


Q:应该会选哈佛吧……


A:如果你询问一个典型的韩国学生是愿意去首尔大学还是哈佛,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首尔大学。也许在中国状况不太一样。不过据我了解,日本的学生也基本会选择去东京大学而不是哈佛。



Q:你如何看待上海的教育状况?虽然有时候我们觉得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家长却似乎更加焦虑?韩国有类似情况吗?


A:在上海,学生有很多学习机会。


获得教育的第一层目的是为了将来的生计,你希望你的孩子能有足够的能力赚钱业养活自己。从你们问的这个问题,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达到了第一层面的教育,于是他们开始期望更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理想。


如果我们基于这一假设,那么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就是大量的机会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做任何他们想要做的事。


现在中国的教育就到达了这一提供实现梦想的资源的层级。比如说,文理教育有时就像是奢侈品,但是有时人们又仅仅是为了自我实现而去参与它。


无论如何,最终决定孩子从教育中获得什么的,是孩子自己。


教育有许多不同的方面,包括知识、性格、认识框架,以及创造力。如果你不懂得珍惜你所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将变得毫无用处。


而那些在更加困难的环境中的学生,如果有帮助引导他们的人,他们便会获得优质的教育。


实际上,家长们应该确保他们为孩子的生活增加了有意义的部分,使得他们的孩子能拥有坚强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一种说法叫“自我实现预言”,即:如果你拥有一个积极的想法,那么你将能做成很多事情。


总的来说,第一,家长们应当永远支持他们的孩子。第二,家长们应该试图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机会。



Q:就您个人而言,您经历过韩国(亚洲)和美国的教育,您觉得两种教育有什么不同?比如在内容和对人的培养目标上?


A:在韩国和中国,基本所有人都在平均教育水平之上。而在美国,有一些人低于平均水平很多,还有一些人则处在难以到达的教育制高点。


如果你希望寻找好学校共通点的话,那我觉得,第一点是美国的好老师基本都十分关注学生,很愿意为他们花时间。比如,哈佛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社交网络,你可以在哈佛认识许多不同领域的顶尖专业人士,许多人都是你在平日难以见到的。


弗莱切法律和外交学院是美国很著名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学院规模不大,但是即使是世界顶尖的研究员担任的教授,他们也十分关注学生。


第二点是好学校的老师都热爱与学生讨论,并愿意接受质疑。我们曾经与哈佛商学院教学中心的的教师组织交流过,会告诉新来的教授,要假设50%到70%的学生都比你聪明。


他们不会把任何质疑当作是对于自身的攻击,如此一来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安全的、可以探究不同想法的地方。如果你创造了一个人们可以舒适地学习的空间,你将会帮助创造许多聪明的人。


Q:我听说韩国也是一个家长会付出很多、补习文化比较盛行的国家,您觉得韩国和上海的教育,包括课外教育,有和异同?新加坡会是一个更好的范例吗?还是有其自己的问题?


A:首先我们要了解韩国的平均收入是高于上海的。韩国的家长更加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孩子进行课外活动,或是参与课外的学习项目。我相信上海将会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能参与到课外活动之中。


Q:您觉得亚洲教育接下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在哪些方面,亚洲教育能够发挥其领导力?


A:亚洲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地区,它的教育中心一般在像新加坡首都或上海一样的大城市。


你说的领导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对社会进行改变的能力


首先一个人需要具有表达能力,他们不仅仅需要在某一方面有着前沿的知识,而且要有通过自己的知识跟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创造的能力。领导力需要头脑,心脏,以及双手。


第二是可以理解大众利益,并且有能力在困境中做出正确抉择的人,便是拥有领导力的人。


家长需要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与十分不同的人交流,这样的机会便是锻炼他们领导力的契机。


当时我们曾经与一些学生一起去韩国游学,一个来自西安的学生被分配到了一个来自日本的室友。在那之后,我想他对于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使他有能力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构建关系。这正是国际视野构建的过程。


Q:从2014到今年,您每次中国之行都有进学校的部分,您觉得这4年间,中国学生的面貌有无变化?


A:从我个人有限的经验很难推断中国学生的整体变化。


Q:您觉得对于中国学生而言,21世纪领导力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A:学生将会需要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造力。他们需要能够适应,并具有元认知能力(即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


中国正处在飞速的变化中,人们自然而然会对变化有着适应性,但是总是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仍然是很困难的。真实状况往往会比我们假设的要困难的多。总结为一句话:走出你的舒适圈。当你面对一个问题中时,你要有能力进行共情,理解他人。最后,你需要有能力跨越文化的障碍



Q:您觉得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中国学生得以锻炼自己的领导力?领导力有可能融入课程,或者是建立自己的课程框架,系统地教给学生吗?您在亚洲其他地方,或是美国和欧洲,领导力进入学校课程有什么成熟的范例吗?


A:当人们讨论领袖时,我们需要注意领导力和权威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有趣的是在哈佛肯尼迪学院,他们不喜欢把“领导力”作为一个名词使用。领导力应当是做出进步,为一系列问题创造解决方案的过程。有时有权威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尊敬正是因为他们是解决问题的那些人。我想首先要把这种内含解释清楚。


无论如何人们总是需要上学,并且需要了解学校的目的:这是一个综合类学校,还是一个医药学校?但本质问题在于这个学校应该实施怎么样的教育政策。


我去过的最好的高中是在新罕不什尔州,波士顿边上的菲利普埃克塞特高中。在那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基于讨论的。如果你在那样的环境中学习,你会被训练成非常智慧的领袖。那个学校在训练学生拥有自信,实践想法。


在他们的音乐课上,学生被鼓励实现他们自己的表演。有一整个学期他们就在策划音乐表演。这样的学习是基于实践的,学生们在从音乐的角度了解世界。在那里,学生们被置于了真实世界的情境之中。


Q:好像也就是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涌出很多创新型K12学校,比如美国的Minerva学校,AltSchool,中国也有类似版本。您怎么看这样的学校?它们的特色和短板分别在哪里?个性化教育会是一种全球趋势吗?


A:我认为Minerva的优点是学生们在这个项目中需要前往世界各地来进行学习,而周游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我不太了解K12或是AltSchool,但是我估计他们也正是在试图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经历,例如文化变化。而这些正是孩子们需要的,因此我十分支持他们。


关于他们运用的技术,我十分感兴趣的是这些技术的确给予了人们更便捷的接触教育的方式。即使现在仍然有许多的限制,并且是否能达到和亲临现场一样的效果也很难说,但是这些技术帮助民主化了教育,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获得教育。所以对此我也十分的支持。


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